炒股问题_股票问答_专家推荐股票_问股室_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炒股炒成股东的真实案例还有四大傻 炒股炒成股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来源:中国基金报

昨天财经圈的人,都在买苹果。

 

原因是有一个大V,别人炒股成股东,他炒期货炒出一仓库的苹果,成了果农,注意,这是现货交割的苹果,消息出来后,市场无情人有情,圈内的人都在帮这个大V去库存。

 

 

 

泰勒恰好认识这位大V,他网名曾叫“林登万”,曾经在财经媒体工作,股票和期货市场的人士,去年在微博做副业卖羊绒,一直不是很火,但这次卖苹果直接爆款......

 

根据截图显示,大V交割了1000万斤的苹果,泰勒好奇问了一下他,对方解释,其实没有这么多,但他跟几个伙伴背后几家公司,一起交割的苹果的确超过300万斤(1500吨)......1000万斤只是为了造势好卖一些搞出来的夸张手法。

 

至于怎么交割了300万斤现货苹果,对方也解释了一下,开了多单,但由于疫情,苹果价格不断下跌,在去年12月放开以后,苹果一路下跌,到元旦前过度悲观了,期货近月一度跌到8000关口,多头认为太便宜了,空头认为市场太差,把货都抛到了盘面,然后不愿意平仓,大V认为,平掉多单的话损失太大,还不如直接赌一把,所以就决定接货自己卖,于是前往交易所交割苹果现货。

 

 

大V跟泰勒称,这一次运气很好,过完元旦全国水果市场暴涨,所以这批苹果目前出掉总体上不会亏钱的,但是销售压力巨大,现在一天就10吨的量。

 

不过事情发酵之后,截至发稿,这些苹果已经卖出65吨。

 


 

 

责编:叶舒筠

校对:祝甜婷


 


 


 

 


 


 


 

 


 


 


 

 

 


 


 


 


 

 


 


 


 

 


 


 


 

 

 

 

 

证券时报“消费企业赋能计划”启动!这份调查问卷很重要,就等你来!

 

 

 

 

 

 

为进一步摸底消费行业最新动态,证券时报发起《2023年国内消费行业企业调查问卷》。相关消费企业负责人可以直接点击问卷进行回复,也可以通过证券时报官网,或者通过点击下方图片进行回复。

 

 


 


 


 

 


 


 


 

 


 


 


 

 

 


 


 


 


 

 


 


 


 

 


 


 


 

 

 

 

 

 

 

 

 

 

 

 

 

 

 

 

 

 

 

 

 

 

直播预告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茅台大股东增持!时隔9年首度岀手近3亿,至少还有10亿增持空间…丨京东也官宣:将推产业版ChatGPT!巨头争相开跑,谷歌“翻车”,百度忙辟谣!市场却已转向“卖铲者”…丨央行重磅发布!新增信贷4.9万亿、社融增量5.98万亿、M2增速创6年新高!来看1月金融数据丨美国多州或禁中国人买房?中方回应…北向资金又跑了,啥情况?这一板块却逆势拉升丨中一签可暴赚近9万!兔年第一大肉签来了!弃购的哭了…

 

 

 

 

 

 

 

 

 

 

 

 

 

 

 

 

 

 

 

 

 

 

 

 

 

 

 

 

 

 

 

 

 

 

 

 

 

 

 

 

 

 

 

 

 

 

 

本文首发于“新能源大爆炸”公号,这里有更多新能源行业热门话题深度剖析,记得关注哦~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712篇原创文章

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龙头级别的企业,德方纳米和湖南裕能过去一段时间的走势都不太好,不过相对而言,湖南裕能的走势明显比德方纳米要强得多,为什么呢?

湖南裕能走势更强的原因

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涨得比较少。

过去一年多,新能源板块走得很糟糕,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各有各的道理,但其实最简单直接的原因就是前几年涨多了!

回顾A股的任何一轮大题材,尤其是以年为周期级别的大题材,都逃不掉大涨之后必定会大跌的宿命,也许后面还会再起来,但先调整一波是避免不了的。背后的直接原因是资金的获利套现需要,但具体呈现出来的原因往往是爆炒的时候提前透支了成长性,行业的发展不及预期,导致业绩和估值双杀。

德方纳米充分享受了过去这一波新能源的超级大行情,最多的时候股价涨幅超过20倍,湖南裕能今年2月份才上市,今年新能源是狗都不理的状态,虽然上市当天也是翻倍大涨,但跟德方前两年享受的估值相比,那就是天上人间,完全没法比。

而且上市即巅峰,后面就是一路的回调走势,就跟人一样,时也命也。

其次,除了此前涨得比较少,近期湖南裕能走势更强,也是因为它的性价比相比德方纳米更好。

湖南裕能逆袭德方纳米

从2018年行业里的小喽啰,到摊上了两根最粗的大腿(宁王和迪王), 湖南裕能开始了疯狂的逆袭之路,一跃成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之王,德方纳米则只能屈居第二,双方开始明显拉出差距。

2022年,湖南裕能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占率达到26%,占据了行业四分之一,德方纳米却只有18%,湖南裕能的营收更是接近德方纳米的1.9倍。

进入2023年后,双方的差距再一次拉大,今年1-4月,湖南裕能的市占率约34%,较2022年再次大幅度提升了8个百分点,而德方纳米市却下滑了4个百分点,降到14% 左右。

一季度湖南裕能的营收更是德方纳米的2.67倍,盈利能力更是天差地别,湖南裕能一季度净利润虽然大幅度下滑,但依然还有2.81亿的净利润,但德方纳米已经巨亏7.17亿了。

产能方面,湖南裕能截至2022年末为34.8万吨,关键去年产量高达33.72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96.82%,在建产能14万吨。根据德方纳米今年5月份回复投资者的信息,最新的产能为26.5万吨/年,双方的产能也已经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方纳米明显具备先发优势,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式大爆发的前两三年里,被湖南裕能成功逆袭?关键湖南裕能跟德方还有所不同,它并没有一个实控人,最大的股东湘潭电化持股比例也就10%出头。

一般而言,这种没有实控人的公司决策上是比较吃亏的,但湖南裕能却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逆袭,实属了不起。

追究原因的话,它在IPO前引入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个战略投资者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疯狂扩建产能。

此外,虽说没有实控人,但最大股东湘潭电化可是国资背景,国内的特色大家都清楚,国资背景在某些方面会具备独特优势,市场化运作又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往往都会有不错的发展。

别的不说,融资上就更具备优势,毕竟扩建产能需要资金,此外,还有土地、环保等要求,国资背景在这些方面都更具备优势。

此外,湖南裕能和德方纳米的技术路线也不同,湖南裕能主要是固相法,德方则是液相法。

磷酸铁锂现在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固相法和液相法。

固相法优点在于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缺点是固相不均匀,难以控制产物的晶型和颗粒大小,一致性较差,是目前大批量生产的主流技术路线。

液相法的优势在于能使原料在分子水平上混合得更均匀,产物的尺寸和形貌可控,劣势在于工艺复杂,需要耐高温高压的反应设备,成本高,大规模生产的难度较大。

固相法在技术工艺上的优势决定了湖南裕能的扩产速度更快,尤其在前两年锂电池产能紧缺的情况下,明显更占优势。

德方被迫疯狂追赶

这其实也是从去年开始,德方纳米开始疯狂扩建产能的原因。虽然从去年开始行业已经有陷入中短期产能过剩的风险,德方今年一季度也巨亏7个多亿,但4月底,德方还是发布了定增说明书,拟募集35亿元用于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即使被深交所发函询问了,公司还是要坚决推进定增,原因也不难理解。虽然行业中短期有产能过剩风险,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长期无惧产能过剩风险。

而且在确定长期需求会大爆发,产品又无法彻底拉开差距的情况下,谁更具规模优势,谁就更有机会在未来取得领先优势。目前德方已经被湖南裕能明显拉开了差距,要想赶上,只能用更加激进的方式扩建产能,这就是它即使一季度巨亏、被深交所问询,还是坚持要上产能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 虽然德方中短期被湖南裕能拉开了差距,但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的关键还是看成本优势,最终就是比拼堆产能,随着液相法技术更加成熟以及规模优势的体现,反而液相法是更具备优势的一方。

现在说湖南裕能一定是未来的磷酸盐正极材料龙头,还真不一定,结果还存在不确定性。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炒股炒成股东的真实案例还有四大傻 炒股炒成股]

引用地址:https://www.cha65.net/202406/4660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