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问答_专家推荐股票_问股室_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炒股炒成股东恋爱谈成老公_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

“尾房在线的诞生,有望改变中国人订酒店房间的传统方式,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同时,这一创新做法直击酒店行业尾房多、空置率高的最大‘痛点’,将彻底改写行业规则。”这是今年5月,尾房在线酒店管理(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张鸿举在项目发布会上的一番豪言壮语。

破价、变革、痛点,不仅听起来有一股浓郁的老派互联网品宣味道,就连其推广的项目——“尾房在线”也是行业内上古时代的产物。显然创业跟时尚一样,都是一个轮回。然而这一次,或许较十年前略有不同,尾房或许只是募资的一个概念。

尾房在线“新瓶装旧酒”

早在十年前,OTA群雄割据的时代,就已经有不少团队以“尾房”、“尾货”的概念在旅游行业创业。除了概念上,我们先看看“尾房在线”有没有什么新东西。打开小程序界面,可以看到界面上是不展现产品池的,也无法搜索某一酒店。

 

来源小程序截图

 

消费者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通过想要住宿的大概位置,发出一个心里报价,比如今天想花500住在东单,系统收到这个请求后,会发给合作的酒店,酒店再通过反向竞价,获得订单。但是用户只能在每天18:00——次天6:00这个期间下单。

张鸿举对整个预订过程是这样表述的,消费者发布订房需求之后,平台为客户匹配需求,酒店秒速抢单。消费者选择心仪的酒店进行支付,即可入住酒店,有时出价300元也能住上五星级酒店。

显然在概念之外,“尾房在线”也没有什么创新。下单时间的规定,基本各个尾房平台都差不多。而所谓的反向竞价,则像是去哪儿网七八年前在机票预订上玩剩下的“穿山甲”系统,当然彼时的去哪儿网也因为这个“穿山甲”系统,而被各大航司封杀,以至于不得不把项目下架。

底层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种竞价方式导致票代内卷,为了拼价格,大家只能拿各种问题票、影子票出来玩,最后造成航司投诉激增。在各大电商行业,也有平台做过类似的反向竞价系统,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供应商价格内卷,大家都不赚钱,最后劣币驱使良币,假货横飞。

目前,“尾房在线”在宣传中称,万豪、如家、汉庭、亚朵、全季、希尔顿等连锁品牌均已上架平台。不过其内部人士透露,这并非是与酒店集团层面的合作,只是单店行为。

 

摄图网

 

酒店尾房创业是伪命题

十年前,做“尾房”概念最知名的就是“今夜酒店特价”,从今天“尾房在线”的种种描述中,也仍旧可以看到“今夜酒店特价”的影子。“今夜酒店特价”倒闭的时候,也撕下了尾房创业这一商业逻辑上的层层遮羞布。

①尾房预订人群,大部分不是增量人群,仍旧是存量人群。也就是说,买你尾房的人,你不卖给他尾房他仍旧会买单。尾房平台就像淘宝客,它基本不创造增量流量,只是打着酒店品牌的名号,窃取了原本就属于酒店的流量,同时又赚取了佣金。

举个例子,A酒店有100间客房,日常价格是200元,平常的入住率在70%,其中20%是18:00以后的订单。尾房价格设定为160元。

原有收益:100*70%*200=14000元

加入尾房后的收益:100*70%*80%*200+100*70%*20%*160=11200+2240=13440元

再算上尾房平台扣除的佣金,结论很简单,尾房平台告诉你的种种好处,只是利用了商业逻辑思维上的各种漏洞,让酒店以为占便宜而已。

②任何一家酒店,都会有一个入住率阈值,达到阈值就可以盈利。但这个阈值绝对不是越高越好,也没有哪个酒店必须做到满入住率。因此,对于品牌酒店而言,价格体系永远是底线。宁可空置,也不可能把客房卖出白菜价。因为一旦消费者养成18点之后订酒店便宜的习惯,那么消费者就再也不会18点之前订酒店。而且对于运营好的酒店来说,尾房的量比较小,尾房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耗费人力但收益不明显,做的不好还容易产生投诉。

③整个尾房创业逻辑是外行逻辑,没有一点内行思维在。对于运营不好的酒店,本身就在清仓,特定时段的清仓意义不大。对于酒店的负责人,核心三大指标永远是ADR、Occ、RevPAR,也就是说,KPI中除了间夜量外,也需要关注平均房价。

 

摄图网

 

事实上无论是在电商、百货领域,还是旅游行业,“尾货”都不可能成为创业项目核心支柱。旅游行业里之前有个叫做“享游天下”的尾单平台,当初用尾单概念在黑马成长营千人大赛上受到不懂旅游业的投资人热捧,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奥特莱斯也早就有了自己的渠道专供款,唯品会上也早就成为了部分品牌新品发售渠道之一。

“尾房在线”本质是空手套的资金盘?

在这些前车之鉴下,“尾房在线”目前的打法是什么?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分为两种合作模式,一是特级代理模式,代理人签约的酒店销售成功,代理人可以拿到5%的佣金。代理人如果发展C端客户,还可以从每个客户身上拿到1.5%的佣金。

代理费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加盟费为 5 万元/区县;三线城市加盟费为 3 万元/区县;四、五线城市市区加盟费为 2 万元/市区;四、五线城市下属县加盟费为 1 万元/县。

另一种是联营模式,“尾房在线”用技术、品牌入股,加盟商出20万元,加盟商谈成上架的酒店,每卖出一单,加盟商拿8%佣金,直至收回20万投资款。回本之后,每卖出一单,平台拿8%佣金中的60%,加盟商拿40%。

在实际加盟过程中,招商人员会推荐你两种模式都做,这样就可以拿13%-14.5%的佣金。但事实上,佣金能不能拿到,投资能不能回本,完全取决于平台流量,没有流量,酒店卖不掉其他都是白扯。而关于引流问题,“尾房在线”内部人员称,目前还在酒店上架阶段,等酒店上架到一定数量,公司会统一进行营销获客。该人士称,目前已有几百名供应商签约加盟“尾房在线”。

如果加盟商选择20万的联营模式,“尾房在线”则承诺,在平台上市时,加盟商享有1元1股共10万股期权的优先认购权。按照张鸿举的说法,项目所在集团今年将完成港股上市。

至于一个5月份才出现的新项目如果做到半年时间港股上市?“尾房在线”内部人士称,是用非传统的模式,例如通过并购收购一个准上市公司。至于收购哪家公司,该人士并没有给出答案。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尾房在线酒店管理(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及大股东珠海杰怡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实际控制人均为黄洁怡,与港股上市公司德斯控股(08437)存在关联。德斯控股于今年4月3日起停牌至今,当前股价0.103港币,总市值1.37亿。

事实上,港股市场这种一毛左右的股票被叫做仙股。香港仙股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些表现不佳,已经很多年没有去分红了。而且是规模小、没有主业、没有发展、没有前景、负债多、不可能被机构进行资产重组的烂公司。

德斯控股财报显示,其2022年亏损1865.70万新加坡币,同比减少112.37%,不予分红。其在财报中强调,2022年10月份以后,新加坡相关附属公司整体出现流动性不足,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相继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司法介入,包括进行过暂停聆讯,自愿清盘,临时司法管理等一系列司法程式。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新加坡相关附属公司有一家处于清盘状态,有三家处于临时司法管理状态。

从目前的已知信息来看,“尾房在线”是一个既没有B端酒店资源,也没有C端消费者资源的空手套。仅仅是靠一个尾房概念的故事,先让加盟商交钱,而且还画了一个年内上市的大饼。至于说,“尾房在线”究竟是不是做尾房业务,所承诺的故事能否跑通,是真的做生意还是吸筹炒股票,没有人知道。

封面源于摄图网。

 

郭师 中国地标城策院

房子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而言,都是个倍感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房价飙涨,价值交锋尖锐对立的今天,买不买房?何时买?To be or not to be?这是对购房者人生的灵魂拷问。不管旁观者的建议如何中肯在理,都代替不了投资者真金白银的决策,并由其本人承担一切后果。笔者没有资格也没有兴趣充当置业顾问或地产导师,更不会灌输廉价的心灵鸡汤和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本文只想以轻松的姿态聊一聊大家习以为常又似是而非的地产观念。刚好笔者最近读到一篇网文,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是:“情人好比是钞票,老婆是房子。”这代表了国人对房子的传统印象和经典看法。一提到房子,大家脑海里立马想到的是:家、温馨、安全、保障、财富、长久……。中国人那么热衷于买房,丈母娘拉升房价,不买房子不结婚,或多或少都与稳定可靠的房地产信仰有关。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如果仅从相似性上比较:房子是情人,不是老婆。

※ 情人关系才是房地产的正确属性

有关房地产价值属性的争论最后都成了口水战,有旗帜鲜明的宣扬房地产“支柱论”的,有略带调侃不满情绪的“夜壶论”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从价值本位上看房地产,类似房价涨还是跌,商品房过剩还是不足的争论没完没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在前几篇地产批判文章中论述过,中国房地产大萧条的趋势已经在路上,当拐点来临时,以往建立在上升通道中的房地产价值观念和投资业绩都有重新评估的必要;未来前景如何,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抛开空洞难辨的地产价值观,回归工具本位,房子永远是人类生存的容身之处。

从使用功能上看,“情人关系”才是房地产价值正确的打开方式。

1、只会曾经拥有,不能天长地久。

不谈房地产这一大而无当的总体概念,就一间间具体的房子而言,人们永远是曾经拥有,不会天长地久。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对房子的需求是不同的,单身时,或与父母合住,或租房子住宿舍,或买个小户型公寓过渡。要成家了,买婚房是绝对刚需。条件改善后,置换更大更好的住所,甚至为孩子读书重金买入学区房。功成名就了,不论栖居繁华都市的复式、大平层,还是归隐乡间山林的洋房、别墅都是对居住理想的真实向往。所以,人们从来没有过对一套固定居所的执着坚守,喜新厌旧、骑驴找马才是人性;阻碍人们对房子追求的唯一因素就是兜里的钞票。就跟情人之间一样,在一起时卿卿我我、寻欢做爱各取所需;等到人老珠黄或另攀高枝时,一拍两散也在所不惜。

2、只谈利益,不谈责任。

对爱情,情侣们渴望山盟海誓永不分离。对婚姻,两口子必须忠于家庭信守承诺。而情人间,彼此更多的是肉体和精神上的相互利用,谈不上负责任一说;入戏太深的情人角色,结局往往不太美妙。真心相爱的恋人分手了,短时间会痛不欲生;家庭关系解除了,为了离婚闹得鸡飞狗跳、人财两空也是常有的事。人们与房子间的分分合合更像情人而不是恋人、夫妻。钉子户抗拒拆迁不是因为对老宅感情深厚,而是为了谋取更多的拆迁款。为了改善生活卖旧宅换新房,大家不会对曾经千挑万选的房子依依不舍。至于炒房客,更是把房产当玩物,唯一让其动心出手的就是房价的涨幅。

3、只有相伴,没有名分。

有了前两项的关系,人与房子间无言的结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管“老婆是房子”,还是“房子是老婆”的立论都是人云亦云的一厢情愿。情人间修成正果获得名分的只是少数。人们把老房子翻新改造,重新装修只是无法换新房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毕竟在中国,像黄金地段的四合院、石库门那样的藏品级老宅,可遇不可求,人们坚守旧宅不是不舍而是无奈。情人和房子都像无花果一样,从一而终是稀罕现象。也许有人认为,只要买了房子办了产权证,就跟情人转正、夫妻领证一样有了名分。在中国土地国有化的现实下,哪怕你的房子产权证在手,房屋权利依然处在悬置状态。你购买居住的房子,都将面临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存续和糟糕的建筑质量两大考验,未来的变数实在太大。先不说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当代社会,白头偕老已经从正常的人生旅程变成了结婚仪式上的客套祝福。你难道真的有信心有意愿与你正在居住的房子厮守终生吗?

婚姻是围城,房子又是什么?

钱钟书先生形象地把婚姻生活比做《围城》:“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如果把房子比做男女关系,是像情人还是更像夫妻呢?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想法。但是住房子和男女相处一样,时间久了不总是日久生情更可能是审美疲劳。激情四射的恋爱走入婚姻殿堂后,慢慢地归于平淡,“七年之痒三年之痛”,什么样的生活问题跟着就来了。房子都不用等三年,再好的装修,再精美的布置,一年半载后,也是习以为常、索然乏味。当造访新搬入的邻居家,参观装修的新房,仍然好奇的东张西望。撩拨人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那股新鲜感。

“认识你自已”,古希腊哲人把这句话当作寻找幸福人生的真谛。认识你的房子,摆正人与房子间的正确关系,也是追求理想生活的起点。人们因为房子问题上演的悲喜剧,往往根源于错误偏执的心态。“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泡妞泡成老公。”当我们以调侃的心情揶揄那些目标倒置的参与者时;殊不知,一旦自已成为局内人,行动也好不到哪里去。买房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总想着抄到个最低价;卖房时又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真把房子当成自已的孩子,爱屋及乌。因各种心魔而错失机会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的人为了追求财富,像葛朗台一样看见金币就颠狂,加杠杆炒房屯房,把人生搞得了无生趣。洗净铅华,勘破生活的真相,你会领悟到:“房子是用来住的”,实是至理箴言,诚不我欺。

房住不炒时代,一切随缘

“房住不炒”已是大势所趋的基本国策,房地产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建立在房地产供不应求,价格疯涨年代的种种财富观、投资观也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房地产将来的走势怎么样,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是生活总会继续。对待不可知的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一切随缘。有人问长沙景岑禅师:“如何是平常心?”师答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意思是说,道是不可追求的,它就体现在你的行住坐卧、应机接物之中,若起心追求,反而会失却自然之道。我们对待房子的心态本该如此。投资置业时量力而行、顺势而为;居住空间舒服满意,合适就好。搏傻似地投机买房,或追求能力和需求之外的住房条件,都非明智之举。不信邪的反例并不是没有,有的炒房客专门打听购买即将拆迁的破旧小区房屋,帝都老牌名校旁毫无居住价值的过道式学区房卖出了天价。有问题的不是房子而是病态的价值观。附加在房子上的种种资源有朝一日也会被剥夺走。一种现象到了违背人性和天道时,是很难长久的。

把房子比做情人,只是为了破除虚妄不实的地产价值观,树立理性自然的生活理念,让房子回归本原属性。长久的不是房子,而是家庭和亲情。追求幸福生活,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房子只是鉴证品并非终极目标。

[炒股炒成股东恋爱谈成老公_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

引用地址:https://www.cha65.net/202406/4661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