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问答_专家推荐股票_问股室_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关于股票的图片与关于股票的价值以下表述错误

财联社11月28日讯,A股战场,谁主沉浮,股市的一致预期,究竟是水晶球还是反向指标?国信证券11月23日研报,复盘了过去10年A股年度策略的一致预期与实际情况,让我们直面市场“打脸”名场面。

券商对市场可能会看对,也可能看错。例如在2014年底,股市行情的火热让市场对未来一年券商的表现充满了期待,但从实际表现来看,非银金融行业2015年表现垫底。不过近几年,市场行业配置的一致预期准确率明显提升,包括2018年的龙头、2019年的成长更优以及2020年的科技创新都得到了兑现。

通过复盘,与其直接相信市场一致预期,不如厘清一致预期背后的逻辑则更为重要。

2011年

全军覆没的周期股 有色下跌超40%

意外崛起的银行股 领跑全行业

2010年底的市场预期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其一是通胀上涨背景下的资源周期性板块。另一条主线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展开。一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将陆续出台。机构预测,这会成为新兴产业股票上涨的催化剂,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产业在未来预计也将迎来高速增长。

然而2011年市场呈现“普跌”特征,周期资源品行业基本上全军覆没,有色金属全年更是下跌超过40%。新兴产业也并未走出独立的行情,电子行业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周期的下行,板块大幅下跌。

相比之下,银行及消费品行业在“杀估值”的市场行情中,表现相对较好。2011年A股上市银行整体的ROE提高到21%,在基本面强有力的支撑下,银行业指数全年跌幅仅5%。消费品行业也出现了明显的“后周期属性”,居民收入增速滞后GDP一年直到2011年才见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品形成了支撑,食品饮料行业全年累计跌幅10%,在所有行业涨跌幅榜中排名第二。

2012年

错估的电气设备行业 全年下跌20%

意料之外的地产行情 全年上涨32%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经济增长和通胀将同时下行,政策放松将是大势所趋,包括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因此,在行业配置上,作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电气设备等行业既符合经济结构转型方向,又能拉动经济稳增长,或许将是公共投资扩张的主要着力点,存在逆周期景气回升的可能性,从而备受市场关注。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电气设备行业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全年下跌近20%,在所有行业中跌幅仅次于通信行业。事实上,由于地产调控政策管控实质上在逐渐放松,2012年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快速拉升,房地产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在整个2012年中,房地产及其产业链表现是最好的,其中房地产行业指数上涨高达32%,建筑行业涨19%,家电行业涨幅达16%。

2013年

地产行情未能延续 全年大幅回调

创业板大爆发惊艳A股 涨幅达83%

2013年是中国新一轮政治周期的起始阶段。因此,市场普遍认为,三月召开的两会、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两个重要的政策时点将对市场节奏造成影响,而围绕政策推进的主题将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热点。其中,新型城镇化是政府重要的关注点,也是2012年底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城镇化概念,将推动多方面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除了最为直接受益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外,还能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

但2013年市场行情并没有围绕着新型城镇化展开,从风格上看2013年的市场属于创业板和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从全年的涨跌幅来看,2013 年创业板指涨幅达到了惊人的 83%,行业方面,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传媒、计算机、电子等 TMT板块表现突出,全年分别上涨107%、67%和43%,而在“新国五条”、压缩“影子银行”、“钱荒”等不利影响下,地产、建筑等高负债率的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2014年

改革大年拉动 相关指数微涨4.18%

“一带一路”发酵 龙头涨幅超200%

2014年是改革大年,关注改革性主题投资机会成为了市场共识。而作为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解决社会保证体系困局的依靠,国企改革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虽然从绝对收益来看,国企改革指数全年上涨了4.18%,但从相对表现来看,国企改革指数的表现甚至不如上证综指的同期表现。

2014年最大的主题热点无疑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概念大约从2014年6月至7月左右开始被资本市场所关注,随后逐步发酵成为了市场中最大的一个热点。从实际表现来看,“一带一路”概念在建筑、港口、航运等板块表现是最好的,建筑行业全年累计涨幅高达83%,一大批中字头央企建筑业公司的涨幅甚至都超过200%。

2015年

被错爱的非银金融 全年表现垫底

并购重组成炒作热点 带动小票行情

在2014年底,非银金融得到了市场的一致看好。从长期逻辑看,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金融体系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将带动券商相关业务的发展;从短期市场表现来看,2014底市场交易情绪浓厚,市场对于2015年行情走势颇为乐观,券商是牛市的直接受益者,而且弹性高,预计2015年券商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从实际表现来看,非银金融行业表现垫底,全年累计下跌17%。从风格上来看,2015年最大的特征就是小市值公司表现要远好于大市值公司,并购重组成为了市场最大的热点和炒作题材,如果按照2015年年初时的市值大小对上市公司分成十组,市值最小组别的上市公司全年收益率中位数高达127%,而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全年收益率中位数仅为7%,市值大小成为了收益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2016年

“十三五”开局之年 中国制造基本走平

权重股意外发力 A股开启“价值投资”序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样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是新经济相关主题的热门领域。从2016年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制造2025年全年超额收益(相对于上证综指)基本走平。

2016年风格表现最为重要的是,下半年市场一反此前的中小创行情,大盘权重股发力上行,并开启了此后延续几年的“价值投资”、“蓝筹白马”行情。而促使股市风格出现如此大转向的重要原因,在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升。从2016年三季度起,主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了大幅回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17年

A股入摩预期落地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2017年A股市场展望偏向乐观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普遍预期将有大量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一是股市房地产“跷跷板”效应下,由于地产周期确定性下行,房市资金将会迁移至包括A股在内的其他资产;二是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始股票交易,MSCI将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也在提升,市场期待外资流入带来的增量资金。

从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变化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末,通过陆股通累计流入的外资达到了4375亿元,较2016年底的1478亿元出现了显著的提升。此外,2017年6月20日,MSCI宣布将中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虽然直到2018年才正式纳入实施,但A股入摩闯关成功代表着A股国际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8

市场低估严监管 A股全年单边下行

大市值公司获认可 消费制造双轮驱动

2017年底的市场高估了经济复苏的力度而低估了严监管的影响,A股全年单边趋势下行。此外,2017年是大市值公司的舞台,这离不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盈利好转的经济大背景。对于2018年,市场普遍预期龙头将继续领涨,不仅是因为在行业集中度提高过程中,龙头公司基本面更优,而且在机构和外资占比持续提升的市场上,绩优龙头股会更受机构投资者的偏好。在行业配置上,“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消费和“制造强国”战略中的制造行业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整体来看,以上证50 为代表的绩优蓝筹股表现相对较优,上证综指全年的表现也要优于创业板指。从行业涨跌幅情况来看,市场投资风格集中到消费、医药、金融等现金流良好且防御属性较强的板块,休闲服务、银行及食品饮料跌幅最小。

2019

科创板落地

科技股贯穿全年领跑A股

2018年11月提出要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此外2018年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创新研发的政策陆续出台。市场认为后续改革重心将侧重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科技成长股将迎来快速发展。

科技的确是贯穿2019年的投资主线之一。电子行业涨幅居首,全年上涨74%,计算机行业全年也上涨了48%,涨幅居前。科技股领涨市场的推动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美国对华科技领域的制裁,推动我国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需求急剧增长,二是国内5G网络投资建设持续推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曙光初现,三是科创板开板以来赚钱效应带动了市场情绪,提供了更高的估值空间。

2020年

A股生拔估值

科技创新周期开启

新冠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虽然造成了短期经济和市场的波动,但没有改变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科技创新周期已然开启,市场所预期的科技创新大时代仍在路上。

从整体风格上来说,2020年的A股延续了此前的“生拔估值”行情。从2019年1月初到 2020年11月初,Wind全A指数累计上涨 61%,Wind全A指数的市盈率提升70%,从13.0 倍提高到 22.1倍。换言之,2019年以来A股市场的股价涨幅,全部都是得益于估值的提升,eps甚至是负增长的。

结构性方面,上半年盈利稳定增长或成长属性的消费科技板块持续占优。市场抱团科技的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远期预期,由于科技板块属于典型的成长板块,现金流的未来权重占比高,因此受当下疫情冲击影响有限,对利率下行的敏感性更高;与此同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心所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政策支持不断加码,科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如何正确理解并洞察用户需求与用户价值?关于这点,作者就发表了他的看法和见解,在他看来,或许我们需要先把自己当个真实的人。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吧。

前段时间的一条朋友圈,好些哥们儿留言这条,想让我说得更多一些。下图是朋友圈原文:

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在理解用户需求,还是思考用户价值时,用户是原点,这是确定的。实际上,别说人类的经济活动、商业活动、社会活动,包括研究和规范人类社会的学科、法条的出发点也都是“人”,甚至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都是因为人。

没有人,一切存在、活动、行为都没有意义,没有了人,地球太阳爆炸了都没关系。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来看此花时,一时便分明起来。什么意思?人才是重点,因为人的存在,花的存在、花开与否才有意义。

当然,非要杠精花的存在和状态在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接下来去讨论就没有意义,也说明你不仅连一点哲学都不懂,还可能是任由他人为你编织意义,他人想要的你想要的那种人。

而理解用户,不需要那么多高大上,需要的是常识,常识是进行事实判断的唯一标准,只有常识,才不会被各种理论、方法论有目的疯狂加杠杆而影响你的判断。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一旦加了杠杆,就变得和互联网黑话一样糟糕,大部分人听不懂但却显得很高级,但转过神想想,这只是表达的游戏。

有意思的是,这和常识是相悖的,常识大部分人听得懂但却不愿意接受、或遗忘、忽略,原因也许只是不够高级,当人们总是迷幻那种“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名场面中,且这些被人为杠杆过的东西,通常都表现的“大而正确”,充斥着企业人员的也免不了认知偏误的自我判断、咨询顾问的先预设后验证的逻辑自洽、市场研究公司将正在发生的事作为趋势的报告……过分的迷信这些玩意儿的,实际上都是放弃了自我思考、忽略客观事物的判断。

好多的品牌,尤其是在品牌故事中以创始人故事为故事的品牌,都标榜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被什么样的问题所困扰,因此萌生了做这样的产品的想法,并着力渲染自己经过什么样的努力做了些什么,这背后是在表达什么?抛开那些想要打动人心的话术,实质是对外界说:我自己就是自己产品的典型用户,以此来说明我的产品是基于用户真实需求的,以此来说明投资人我的产品是有市场的。

通常来说,创业者的宣称发现一个机会,都要么是基于自身的需求问题,要么是基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前者就是上文的那种情况,后者通常就是来自于各色报告公司给出的所谓趋势判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只能起到灵感作用,也就是启发作用。

别自我感觉良好的往大了说,什么赛道机会、增长上限,创业者始终要明白,创业的第一件事是你要有产品,你的产品是基于真实的用户需求?你有需求能代表多大的需求规模?你提供的用户价值到底是什么?是否是空中楼阁?……

创业者要做自己产品的用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你要对自己产品所带来的用户体验负责,体验是什么?体验是感受,你自己都不爽又怎么希望别人能爽?体验改进的基础是共情,而需求洞察的基础是同理心。和谈恋爱一样,你光提供情绪价值,但是你无法提供理性价值,往往就只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

至于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出身的人,这么些年,不乏很多营销从业者下场创业消费品牌,但真正做起来的你能数得出来么?

以前有一个段子讲:普通人创业是从0开始,咨询顾问创业是从负100开始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为乙方人员,绝大部分时候,工作方法都是围绕甲方,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想方设法去验证这个假设,这相当于啥,高考命题作文,作文可以写得很漂亮,但作文就只是作文而已,甚至都不如古代科举,这种工作方式往往会极度危险。

当然,我们理解这种工作方法,因为如果你直接驳斥了甲方,等于你拒绝了一份生意。所以,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其实玩得也是欺骗的事儿,欺骗分两种,一种是欺诈,另一种是忽悠,现实中大部分都是“忽悠”基础上的工作模式,这种忽悠往往是甲乙双方都接受的。甲方缺乏框架、模型、方法论,又过于着魔的追求成功,这种压力给到乙方画大饼的机会,于是转化老板便成为乙方更大的专业,成功了是案例,失败了悄悄埋葬。就我自己,以前也干营销咨询,很清楚甲方多是啥样的,即使我明示和践行着“我只能保证不故意坑你”,何为故意?明知有害而为之、明知有害放任之,就这样,也能被理解为“你不保证结果是成功的……”。

比如,所谓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重视健康”,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旦,我们过于沉迷其中,就极其容易忽略那些受制于人性底层逻辑的需求,而痴迷于价值的形而上的表达游戏。

比如我的朋友圈里提到的,这个老板不就是想参与一下国内一地鸡毛的低度酒市场?为什么参与?说穿了,不过是看到某种报告,什么低度酒市场规模有多少,什么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将美国的低度酒市场占比直接换算到国内……如果是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大概率会失败的。

更别提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包括饮酒,这不就是扯淡么?酒有什么功能呢,不就是喝醉么,喝醉对健康有帮助?那使用违禁药物达到“醉”的效果不是更健康?相同的说法,还有女性更喜欢低度酒之流……

低度酒的关键在哪里?饮料化+微醺。很多人受品类思维的影响,甚至都忘记了喝的都是饮料,酒既然能像白酒一样,为什么不能如可乐、红茶那样口感多元、色彩缤纷,为什么除了辛辣的刺激外,就不能有甜的?为什么就必须有酒精?——很多做低度酒的,甚至都没有去调酒吧看一下调酒师是如何为顾客量身定做酒水的,大概也不会知道有无酒精的鸡尾酒喝起来口感和酒差不多的……

再说微醺,就是微微上头,但不会醉如烂泥断片了,这是什么,这是人类潜藏在人性深处的基因,老实承认吧,你就没有幻想过和女神共进午餐?就没想过将你的老板暴打一顿……微醺的本质是什么,适度的放肆+快乐,轻度SM般的痛并快乐着……

再比如我在朋友圈中提到的,保健酒,够健康了吧,毕竟人家主打的就是保健功效,但是你会发现,劲酒的广告总是伴随着女声的“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更别提以前的那些赤裸裸的广告语了——是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提到这类药材泡酒,大家都心照不宣,这和健康有什么关系?

再比如,0脂0卡0糖的元气森林,和健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所有的视觉露出中,都是所谓的好身材,身材和健康有什么必然的关系?那盛传的唐代以胖为美怎么说?说白了,什么好身材,直接说“瘦”吧,那再有什么呢?不就是不劳而获呗,喝喝元气森林就能拥有好身材嘛。跑步运动,那得多累呀。

再比如瑞幸,卖的是咖啡,他和星巴克究竟有什么不同?星巴克卖的是第三空间,本质上卖的是社交空间,咖啡只是这么一个社交载体,在美国,也许你去人家里做客,招待你的就是咖啡,在中国是茶,在英国是英式红茶,喝着东西再配一点吃的,甜点、糕点这样的。所以,咖啡作为一个社交载体,的确在全世界都可以存在,可以满足社交需求嘛。

但你不能因此说,中国的咖啡市场,距离美国的占比,还有多大空间,大家玩起来吧,教育用户们吧,这不是在坑人么?要真有能耐,你应该出海,美国茶市场还有多大空间,你去占领这个。瑞幸早期就是这样,教育中国用户喝咖啡,成功的给自己搞出了造假,事实上,现在的瑞幸才是成功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咖啡始终不如茶那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往高了说有琴棋书国诗酒茶,往低了说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咖啡只是沦为一种生活方式产品而已。只要你去观察,就会发现,瑞幸最广泛接受的产品、出圈的产品不是拿铁,而是西瓜拿铁、椰云拿铁啥的,国人最广泛接受的、或者在国内最具有普世需求的,咖啡喝的口感和风味。

茶和白酒一样,在所谓年轻人中没落了,是年轻人的原因么,年轻人不喝白酒、不喝茶,这是那些上了年纪又固步自封的人对年轻人的批评,问题并不在人身上,而是在产品几千年没有变化,也不愿意变化的后果,那些顽固的拥趸,办公室煮水的瞧不起喝袋泡的,喝茅台的也瞧不起喝江小白的,抛开茅台的身份象征、金融属性,未必会怎么样。

咖啡也一样,实际上那些文青小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玩死了不知多少。最常见的问题还有,比如很多喝酒的会说,香精勾兑酒不如粮食酒健康,但我估计他们也从未看过配料表,比如江小白是纯粮食酿造的酒,配料只有高粱和水,但你喝的某某酒完全就是香精勾兑酒,为什么?口感好、有香味、有面子……

说白了,人的需求来自于底层的人性,而不在于你怎么形而上的表达的,这是最稳健的。所谓的健康,可能就是瘦、美、帅……搞一堆形而上的价值表述,什么生活方式了,都敌不过用户的真实需求,就是瘦,即使用户知道瘦需要多种方式共同管理,但是也敌不过其他方面的人性,比如懒、比如不劳而获,比起你让我节食、跑步、自律,吃点啥喝点啥就能瘦最好了……

最近爆火的广东夫妇与本然重塑的青汁,如果不在直播中明里暗里说可以瘦,不搞声势浩大的造势(送苹果)……

理解用户、洞察需求、设计价值,也并不在于你是不是年轻人,或者所谓的趋势报告告诉你的年轻人怎么样怎么样……就像在某些社会议题中,你所理解的“女性更懂女性”一样,不能说这是完全扯淡,而是归因错了,即我在上面所说到的“共情”而非“共理”,如果女性更懂女性,那为什么第一个为难女性的往往是女性的妈妈。就如同夜里走黑暗的巷子,真的只有女性会害怕吗?难道男性就没有人会害怕,不会鬼探头般冲出来一个歹人?你应该先把自己当个人,而不是我是年轻人,你是老年人,我是男性,你是女性……

或许男性、女性、成年人、年轻人的表现会有不同,但这根本不重要,只要还是个人,决定他们的首先是人性,而非后天受可变的社会、文化、规则等等所影响的价值观也好、态度也好,在底层的人性面前,后天形成的并不那么重要。所以看那些什么报告,什么Z世代、90后,他们变得越来越怎样时,并总是将其与80、70等等进行比较……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忽略人之所以为人的底层人性,一切都是空中花园。

比如,还是“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这个洞察,难道老年人不重视健康?否则为什么有“家族群里老年人总是转发各种养生信息”,“电视台广告中养生专家天天在扯淡”,哪怕从整个人类历史上去看,那些痴迷炼丹的不还是为了健康?当然,还有批评年轻人,比如年轻人爱打游戏,实际上打开王者荣耀,里面一半的都是中年大叔,沉迷钓鱼游戏的钓鱼佬绝大部分是中年大叔,公园里沉迷下棋的几乎都是老头……老头之所以不爱打游戏,根本原因是老头的青年时代、壮年时代,根本没有电子游戏。

实际上,那些贴标签式的洞察,只能让你找一些表现的共性,实际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哪怕是两个年轻人,你只能说,看他们的表现,他们差不多是一种人而已。你也许觉得你的产品是年轻人想要的,但可能,年轻人根本不鸟你,不管你针对的是谁,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你的产品之所以成功,不过是“他们原本就想要,刚好你能提供”而已。

至于说教育,比如瑞幸,市场总说它是在教育人们喝咖啡,但今天的瑞幸之所以成功,恰恰不是因为咖啡而成功的,而是饮料化的风味和口感,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教育用户是最扯淡的,他完全曲解了“用户想要的不是马车,而是更快”的含义,你永远不能希望用户告诉你他想要什么,因为用户也不能清楚描述他需要的是汽车,你做出一个马车、更快的马车,他没办法才选择的你,对汽车的成功而言,是因为用户刚好需要,而不是被你教育出来的,换言之,有了汽车,你再快、工艺再牛逼、材料用黄金、汗血宝马的马车,都不可能被大众需要,而是沦为土豪的收藏。

同时,健康这玩意儿,也是后天塑造的,至少庄子就不这么认为,庄子认为自然才是健康的。今天,健康最大的敌人是糖,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强调自己不含蔗糖,可是在以前,热量是敌人,再往前,脂肪也是敌人。再再再往前,吸烟没有任何问题,中世纪的欧美贵族,往脸上涂铅白,也没有任何问题,即使科学证实了这玩意儿一沾就有毒的东西在过去,可能任何问题都没有。甚至说,有害的东西都不要紧,只要能击中人性都可以被接受。

反反复复的,过去被认为不健康的,今天可能是健康的,过去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今天可能是健康的。你以为是用户变了么,没有,用户仍然是在乎健康的,只不过是被所谓的“后天”而塑造的,这个“后天”是媒介塑造的虚幻图景,形成时尚、潮流、时代精神、时代话题,继而成为用户们向往的现实图景。

什么燕麦奶,如果口感没有变化,他的接受程度几乎为0,还有人造肉啥的,在国内人们根本找不到理由消费……在国外,他们之所以还有小小人群消费,都不过是切中了什么“环保、动保”的议题,并且每次都像要干掉奶牛养殖者一样。今天的人们似乎对脂肪、热量、糖深恶痛绝,举个极端的例子,也许下一次人类饥荒出现的时候,这些被嫌弃的反而会成为潮流。

如果,你还对以上有过怀疑的话,去看看情趣用品的销量,去看看那些“让人瘦”的食品饮料,去看看可口可乐的创业史……甚至,过去那些成功的微商产品,他们都切中人性,反而那些看起来不像个人的产品,表达游戏做的棒,但是没有切中人性的产品,要么已经没了,要么还在挣扎着。

回到题目,如何正确理解、洞察用户需求、用户价值,没有标准答案,就正如用户需求、用户价值仍然一直在被研究中,我唯一的建议是:把自己当个真实的人,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

本文由 @王不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关于股票的图片与关于股票的价值以下表述错误]

引用地址:https://www.cha65.net/202403/4418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