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问答_专家推荐股票_问股室_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什么)

□本报记者 伊茂林 通讯员 于超

又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这几天,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博士难掩内心的激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再次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结合他正在进行的氢能研究,张永明提出了建设太阳能氢能一体化新能源体系的建议。

此外,部分重点企业不断扩大业务布局,抢占市场赛道,产业爆发式增长引发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资本推动跨界进入生物基材料领域的企业增多,盲目投资有可能导致行业的不理性发展。

式中:C为耦合度;U1和U2分别为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子系统对复合系统的综合贡献度。

还比如,对产品增加数字化控制、网络化运维等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等等。

3 研究设计

引用格式:刘建华,王慧扬.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研究[J].人民黄河,2023,45(1):6-12.

作者简介:刘建华(1963—),男,河南郑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区域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常规能源消耗产生了显著的负外部性[1],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问题,全球已然将关注点聚焦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2]。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承诺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随后“双碳目标”被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彰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统筹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问题[3]。“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将助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从而实现两者的良好互动。

3.1 研究方法

3.1.1 熵值法

3.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表1 耦合协调等级评价标准

3.1.3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3.2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3 指标选取

表2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指标体系

4.1 发展水平测算

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科技创新指数和低碳经济指数见图1、图2。

图1 2010—2019 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科技创新指数

图2 2010—2019 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低碳经济指数

由图1可知:①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科技创新指数由2010年0.123 8上升至2019年的0.273 6,说明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提升速度来看,科技创新指数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9年以来,九省(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说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整体经济发展方式。②九省(区)的科技创新指数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位于下游的山东、河南两省发展速度均较快,尤其是山东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上游地区除四川之外,其他省(区)上升速度缓慢,且发展水平持续偏低。因此,应优化资源分配机制,提高中上游省(区)的资源可获取能力,加强上、中、下游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黄河流域协同发展。

4.2 耦合研究结果

图3 黄河流域九省(区)2010—2019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平均耦合协调等级

图4 黄河流域九省(区)2010—2019 年逐年耦合协调度

4.3 耦合协调障碍因子分析

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9年各一级指标障碍度排序为创新产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社会基础>生态环境,障碍度平均值分别为38.71%、19.73%、17.14%、13.80%、10.63%,该结果在各年间差异较小。从障碍度平均值可以看出,黄河流域创新产出对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的障碍度远大于其他系统,绿色技术次之,该结果说明注重创新及其转化能力对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2019年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二级指标主要障碍因子与障碍度,见表3。由表3可见,10 a间障碍度排名前七的二级指标相对稳定。在科技创新能力制约方面,创新产出的障碍度大于创新投入的障碍度。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X7)障碍度平均值为13.28%,稳居首位,这表明企业新产品产出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的阻碍程度较高。技术市场成交额(X5)和科技预算指数(X3)的障碍度也较大,技术市场是沟通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尤其是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技术市场交易火热,但黄河流域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市场交易量不大与政府支持不足有关,阻碍了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友好互动,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黄河流域先进技术的支持力度,同时注重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引进。近年来,国内授权专利数量(X4)障碍度维持在7%以下,较前些年障碍度有所下降,这也说明近年来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方面,人均能源消费量(X8)的障碍度为11%左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单位,其工业废气废水的处理能力(X13、X15)的障碍程度在近年来仍然较高,这更加明确了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表3 2010—2019 年耦合协调二级指标主要障碍因子与障碍度

图5 2010—2019 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一级指标障碍度分布

5.1 结论

5.2 建议

[1] NYAMBUU U,SEMMLER W.Climate Change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conomy⁃Carbon Targets and the Carbon Budget[J].Economic Modelling,2020,84(1):367-376.

[2] 辛姝玉,张大红.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4):357-362.

[3] 周新,马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管理现代化,2020,40(5):78-81.

[4] 孙建国,王亚杰,张海艳.河南省沿黄八市生态经济效率测评及分异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8):14-18.

[5] 刘贝贝,左其亭,刁艺璇.绿色科技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J].资源科学,2021,43(2):423-432.

[6] 刘建华,黄亮朝,左其亭.黄河下游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水平评估[J].资源科学,2021,43(2):412-422.

[7] 赵金辉,连兴容,陈欣怡,等.匹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4):18-23.

[8] 公维凤,范振月,王传会,等.黄河流域碳排放区域差异、成因及脱钩分析[J].人民黄河,2021,43(12):12-17.

[9] 孙曼,宋涛.甘肃省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时空格局及协同发展模式[J].中国沙漠,2021,41(4):140-151.

[10] 罗巍,杨玄酯,杨永芳.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空间极化效应演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8):44-51.

[11] 程云鹤,齐晓安,汪克亮,等.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51-60.

[12] 史安娜,唐琴娜.长江经济带低碳技术创新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9(2):54-62.

[13] GE X,FU Z.Path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 Low⁃Carbon Economy[J].Value Engineering,2011,30(13):6-7.

[14] 胡亚茹,陈丹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兼对“结构红利假说”再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2):136-154.

[15] 佘硕,王巧,张阿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影响渠道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8):44-61.

[16] MIAO C L,FANG D B,SUN L Y,et al.Na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7,126:153-161.

[17] BRANNLUND R,GHALWASH T,NORDSTROM J.Increased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Rebound Effect:Effects on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J].Energy Economics,2007,29(1):1-17.

[18] 曾刚,胡森林.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21,41(8):1314-1323.

[19] 张贤,郭偲悦,孔慧,等.碳中和愿景的科技需求与技术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1):65-70.

[20] TAVONI M,CIAN E D,LUDERER G,et al.The Value of Technology and of Its Evolution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J].Climatic Change,2012,114(1):39-57.

[21] 宋德勇,李项佑,李超,等.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效应评估:兼论多重嵌套试点示范机制的完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2):28-37.

[22] 钟昌标,胡大猛,黄远浙.低碳试点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9):113-122.

[23] ZHANG Xianghui.Research on Fiscal and Tax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J].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615:012074.

[24] 杨博,赵建军.绿色浪潮下的低碳技术与新能源革命[J].齐鲁学刊,2017(1):89-95.

[25] 吴迪,陈栋.新科技革命与低碳经济:演进路径和方向[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5):5-8.

[26] 康绍大,王健.科技进步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8):116-122.

[27] 高大伟.中国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34-37.

[28] 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5):788-799.

[29] 刘建华,李伟.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5):63-68,90.

[30] 柳卸林,马瑞俊迪,刘建华.中国离科技强国有多远[J].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54-1767.

[31] 陈劲,朱子钦.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J].创新科技,2021,21(1):1-8.

[32] 阳玉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2(16):63-66.

[33] 杨卫华,李小立,孟海燕.冀中南地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增刊3):24-27.

[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什么)]

引用地址:https://www.cha65.net/202305/2740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