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问答_专家推荐股票_问股室_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股票市场大跌什么原因还有股票市场信息新闻

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震荡微涨,创业板指受宁德时代大跌拖累继续走低,逼近2022年4月份低点。

盘面上,AI概念股逆势活跃,数据方向领涨,金桥信息、久远银海、德生科技等涨停;CPO概念股再度大涨,东田微20CM涨停,华工科技、铭普光磁涨停;英伟达概念股表现活跃,鸿博股份涨停再创新高,奥士康、亿道信息涨停;传媒股午后走强,南方传媒、新华网、上海电影等多股涨停。旅游股展开反弹,九华旅游、三特索道涨停。板块方面,旅游、医疗信息化、CPO、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锂电池等新能源赛道股集体调整,德方纳米跌超6%,宁德时代跌超5%。汽车整车、锂矿、一体化压铸、钠离子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

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深成指跌0.6%,创业板指跌1.61%。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14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30亿。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16.77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8.34亿。

一篇报告引发“血案”

继昨日一个“苹果”引发血案后,今日A股再度杀跌,上演一篇报告引发的“血案”。

6月7日,宁德时代出现大跌,盘中一度跌超6%,逼近年内最低点。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收跌5.46%,报207.3元/股,总市值缩水逾526亿元。

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宁德时代目标价,其报告称,电池材料公司的利润率逆风大部分已被股价反应,但宁德时代可能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方面面临的风险在增加,因此将公司评级从同等权重下调至低配。分析师Jack Lu等在报告中指出,预计短期电池产能依然过剩,使得价格战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二线电池制造商可能会采用更加激进的价格战略以获得市场份额,将宁德时代目标价下调约16%至180元。

宁德时代的大跌也拖累创业板指不断下行,今日创业板指收跌1.61%,报2129.90点,盘中一度触及2124.52点,距离三年新低仅剩2.2点。

当然,宁德时代带崩创业板只是今日A股跳水的导火索,大盘走低的背后,还有人民币汇率的调整。6月7日,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进一步贬值。其中,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3关口,盘中一度触及7.1394。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196元,较前值调降121个基点。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低,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美国通胀粘性略超预期、美债问题扰动市场风险偏好等海外因素,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美元指数反弹,对人民币汇率构成被动贬值压力,中信证券预计人民币兑美元近期维持偏弱运行。不过,进入三季度,随着美元指数趋弱和国内经济内生动能回升,人民币有望在内外部压力趋缓的驱动下逐步企稳并重归升值趋势。

02 官媒喊话公募

近期,市场行情低迷,投资者入市意愿将至谷底。

在这种消极情绪下,基金经理密集喊话,告诉投资者当前位置无需再悲观。富国周期优势基金经理蒲世林表示,市场这段时间还是杀估值,跌到现在的位置,没有必要再悲观。银华基金基金经理王丽敏认为,A股位置已经具备较高的配置性价比。中加基金则指出,当下基本面和流动性仍较支持主题投资,建议维持中等水平偏高仓位并逢低加仓。

然而,基民对公募的喊话显然不买账。

近期,新基金发行持续遇冷。Wind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5月新发行基金数量仅34只,同比、环比均减少超60%;新发行基金份额仅311.47亿份,不仅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同时也创出公募基金近8年来月度新发份额新低。

对基金公司来说,发行遇冷,大可以将锅甩给低迷的市场。但是,如果仅仅将发行遇冷归结于时机,那就容易忽视整个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公募行业偏有“摆烂”趋势,以赚取管理费为目标的销售导向(侧重于一次性交易)成了“最优战略选择”,从而忽略了用户导向等问题,若照现有模式发展下去,基金发行“看天吃饭”的周期性变化不但不会缓解,反而可能更加严重,而这种周期性也可能加大A股的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指出,在发行遇冷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中,公募基金强烈的做大冲动最为典型。

行情高位的时候,基金公司非但没有减缓发行节奏,反而继续加码销售,导致大量基民高位入场、深度被套;上万只公募基金,选择难度甚至超过股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成为近三年的普遍现象。基金公司需要彻底放弃“唯规模论”,设计合理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以为基民创造长期的价值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证券日报也刊文指出公募基金发行遇冷背后的两大问题:

一是从产品本身来看,症结恐怕还是在产品设计上,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是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与关注的;二是基金公司在酝酿推出新产品时,要跟随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节奏,仔细研究各类资金的投资偏好等。

对于当前公募行业存在的问题,证券日报指出,在新形势下,公募基金应该主动创新求变,开发出契合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适配资本市场发展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标的,吸纳更多资金进场,为市场注入更多信心。

03 6月有望降息

近期,A股市场处于明显的存量博弈中,市场亟需更多增量资金。但是,5月以来资金面相对宽松而同业存单利率中枢回落,MLF降息紧迫性不高。进入6月,市场对降息的期待再度拉高。

中信证券最新观点称,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窗口期正式到来,叠加近期部分经济金融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降息的必要性明显抬升。

目前来看,货币政策仍需保驾护航,不排除在经济内生动能回升压力较大的阶段采取进一步宽松的操作。因此,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同时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利率以提振经济;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其中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如果降息落地,预计将带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行,低点或回到2.5%-2.6%区间。

至于后续行情,信达证券认为,2023年股市也可能会出现2019年的情形,国内股市始于3月的震荡调整大概率已结束,下半年将会迎来较好的指数抬升行情,这一次速度不会很快,但时间可能会比较久。

行业配置建议:配置风格偏向进攻,先布局超跌消费链、地产链,6月中旬布局中特估和TMT的第二波上涨,三季度Q3重点关注周期。

①消费链、地产链:虽然今年的经济恢复波折很多,但无需过度悲观,后续可能会出现政策微调,整体存在超跌后预期修复的上涨。

②中特估&;TMT:6月中旬建议再次关注,这些板块的调整主要是交易拥挤后的调整,从战略上,由于经济尚未恢复,大部分板块盈利验证一般,所以有长期逻辑的中特估和TMT依然会有机会。

③三季度建议关注周期:周期股当下受到全球库存周期下行的影响,整体偏弱,但随着库存周期下降进入尾声,2023年四季度-2024年,宏观需求存在回升的可能。考虑到长期产能建设不足,需求、供给和估值可能会共振。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据机构测算,新机制如果实施,北向交易金额将同比增长0.01%,南向交易金额将同比增长 0.92%

文|《财经》研究员 黄慧玲 郭楠

编辑|陆玲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望进一步深化。

8月11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

公告发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有关决定表示欢迎。

“两地监管机构宣布的措施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的另一突破,丰富现有的交易方式和提升交易效率。有关措施将进一步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联通和协同发展,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和功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

目前两地交易所及结算机构正对大宗交易所涉及的业务、技术和监管等开展研究、征求市场意见并制定实施方案。实施细节和正式推出日期将由两地交易所另行公布。

大宗交易拟纳入互联互通

大宗交易,一般是指单笔交易规模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交易。为避免大宗交易对市场产生影响,境内外主要证券市场均建立了专门的交易机制,在交易方式、价格确定机制、信息披露等方面采取差异化安排。

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既包括了境外投资者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也包括境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参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非自动对盘交易。据了解,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进行的大宗交易以及通过港股通进行的非自动对盘交易将同步开通。

“引进大宗交易安排可提升大额股份交易成交价格和时间的确定性和透明度,既让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其资产配置和减低交易成本,同时亦降低有关交易可能对自动对盘市场所带来的价格影响。有关措施切合两地投资者对跨境大宗交易日益增加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跨境市场流动性。”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

上交所认为,开通后将进一步丰富互联互通交易方式,提高两地投资者特别是专业机构的交易便利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这是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安排、促进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利共赢的最新务实举措。”深交所表示。

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及股本证券主管姚嘉仁表示,期待与内地同仁紧密合作,为顺利落实这一优化做好准备,持续完善互联互通机制,连接中国与世界。

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

上交所数据显示,自沪港通2014年开通以来,截至2023年7月底,沪股通累计净流入1.02万亿元,成交50.57万亿元;沪港通下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22万亿元,成交17.19万亿元。

深交所数据显示,2016年深港通开通以来,截至2023年7月底,深股通累计成交55.2万亿元,跨境资金净流入9300余亿元;深港通下港股通累计成交13.47万亿元,跨境资金净流入1.13万亿元。

此次将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将对提升市场活跃度产生多大的影响?

国泰君安以2022年市场交易数据进行测算:北向交易成交金额在A股成交总额中占比为5.22%,南向交易成交金额在港股成交总额中占比为15.26%;以及基于2022年A股大宗交易成交额约占A股成交总额的0.28%,和港交所披露的香港地区协议交易约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额的6%,通过将北向交易在A股和大宗交易在A股交易额中的占比相乘,可得新机制如果实施,北向交易金额将同比增长0.01%。再基于相同方法,也可得南向交易金额将同比增长 0.92%。

此外,国泰君安亦测算了新机制落地后对港交所的利好。“优化措施实施后增量北向交易预计将提振港交所收入0.02%,而南向增量交易预计将提振港交所收入0.12%,优化措施的实施预计共能提振港交所收入0.14%。”

互联互通新发展

2023年,互联互通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7月17日,在ETF互联互通运行一周年之际,北向ETF再扩容。根据港交所公告,34只ETF纳入陆股通,其中16只在上交所上市,包含双创50ETF基金、上证50ETF易方达、中证1000ETF、房地产ETF、计算机ETF等,18只在深交所上市,包含双创龙头ETF、成渝经济圈ETF、电力ETF、1000ETF等。至此,“ETF通”产品数量达到了137只。

“很高兴看到市场参与者积极拥抱互联互通带来的机遇。以沪深港通下的ETF交易为例, 自推出以来增长迅速,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由2022年7月的2,00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6月的6.81亿元人民币。同期,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由2亿港元增至46亿港元。”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

早在今年3月,沪深交易所及港交所共同发布通知,自3月13日起,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降低市值门槛,成分股进一步向中盘、小盘股延伸。

毫无疑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方向。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1日在2023深交所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我们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市场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先后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科创板股票、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等纳入互联互通,近期又进一步扩大了沪深港通的股票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

“过去十二个月里,互联互通优化扩容多次,力度前所未有。在当今‘碎片化’‘脱钩’等论调充斥的时代,互联互通的持续发展意味着我们的坚持与努力,努力深化和拓展我们的优势,连接中国与世界。”欧冠升在7月11日的网志中写道。

[股票市场大跌什么原因还有股票市场信息新闻]

引用地址:https://www.cha65.net/waibuwenzhang/202401/0741852.html

tags:

推荐问题